超材料(Metamaterials,MMs)是指自然材料所不具備的特殊物理性質(如電磁/聲學斗篷、零/負泊松比、負折射率等)的人工結構或復合材料,這些奇特的物理特性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準)周期性結構或多材料組合來實現(xiàn),在國防工業(yè)和民生領域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增材制造技術由于在制備復雜結構方面具有巨大優(yōu)勢,為制備超材料提供了有效技術手段,為此,該團隊2021年在材料領域頂刊Materials Today(IF=26.416)上發(fā)表論文,對超材料的增材制造技術與發(fā)展趨勢進行論述,為超材料在工程機械、航空航海和生物醫(yī)療等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思路,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明晰了超材料的分類
近年來,超材料受到越來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各種各樣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超材料被設計出來。根據(jù)超材料的功能不同,目前超材料大致可分為四類:電磁超材料、聲學超材料、熱學超材料和機械超材料,根據(jù)其具體的原理和應用領域不同,將上述四類超材料進一步細分為:
(1)電磁隱身超材料、電磁吸收超材料、太赫茲電磁超材料等;
(2)聲隱身超材料、聲波吸收超材料、聲波聚焦超材料等;
(3)熱流控制超材料、熱隱身超材料和熱輻射超材料等;
(4)吸能超材料、負泊松比超材料、最大體模量超材料等,如圖1所示。
1. 超材料的分類與典型結構
指出了增材制造不同類型超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根據(jù)成形材料的形態(tài),增材制造工藝可分為絲狀、粉狀、液狀、片狀,適用材料包括金屬、聚合物和、陶瓷,以及他們的復合材料,成形尺寸從納米級到米級,可以極大地滿足大多數(shù)超材料對于成形精度與尺寸的要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增材制造技術具有不同的特性,成形材料、尺寸、分辨率和表面質量等也都有顯著差異。在超材料的增材制造方面,要根據(jù)所需材料的結構和特性選擇合適的工藝,如圖2所示。
圖2. 典型增材制造工藝在成形各種尺寸超材料時的特點。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分別表示最大零件尺寸、最小零件尺寸和成形分辨率,符號的位置表示與波長對應的尺寸,兩個符號之間的距離表示各種增材制造技術可實現(xiàn)的單元數(shù)量。
增材制造五模超材料
五模超材料(Pentamode Metamaterials, PMs),也稱為五模結構,是一種特殊的工程結構,其彈性矩陣中僅有一個特征值不為零。五模超材料與常規(guī)點陣結構相比,具有更強的可設計性、類流體特征和多物理性能協(xié)調能力,因此具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價值。
然而,由于五模超材料的幾何形狀高度復雜,傳統(tǒng)制造工藝難以實現(xiàn)。為此,該團隊近年來采用增材制造技術成形五模超材料,通過均勻化等效性能方法以蜂窩結構和金剛石晶格構型為基礎,得出了幾何參數(shù)對力學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和結構設計對力學及傳質性能的協(xié)同調控機制,設計并制備了兩種形式的五模超材料:二維蜂窩狀五模超材料和三維金剛石五模超材料,該五模超材料具有與水相似的聲學性能,具有“隱身”效果,在水下聲學工程領域有較大的應用前景。此外,優(yōu)化三維五模超材料幾何形狀,可解除模量、強度與滲透率之間的耦合關系,從而實現(xiàn)力學和傳質性能的協(xié)同調控,在生物支架工程領域具有較大應用潛力。
圖3.增材制造的五模超材料。
二維五模超材料(A-B)結構構型與單胞;(C)頻散曲線;(D)聲場模擬;(E-F)理論力學受力分析結果;(G)相對模量和(H)相對強度與相對密度的關系曲線;三維五模超材料(a-b)結構構型與單胞;(c)壓縮應力應變曲線;(d)壓縮模量與體積分數(shù)的關系;(e-g)不同構型超材料傳質過程速度分布云圖;(h)復合五模超材料生物支架結構
盡管增材制造超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部分結果,但要取得更好的效果,還有很多科學問題亟待解決。在超材料的設計方面,一是需要將超材料的維度從二維擴展到三維,現(xiàn)有的MMs主要采用二維設計,可取得良好的仿真和實驗效果,但在實際應用中,二維超材料的功能在垂直于二維平面的方向上會完全失效;二是需要降低超材料的各項異性,使其在不同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功能;三是可以設計具有多種功能的超材料,如同時具有聲波吸收和能量轉換的功能。
在增材制造技術方面,一是需要開發(fā)出能夠同時成形性質差異較大的多材料增材制造技術,以滿足超材料的多材料體系中異質材料的成形需求;二是需要開發(fā)出容易去除的支撐材料,以確保超材料的復雜結構具有足夠成形精度的同時不受支撐去除的困擾;三是解決增材制造技術中成形精度和成形尺寸之間的矛盾,在提高制造精度的同時成形出大尺寸的超材料構件。
近年來,該團隊在增材制造超材料的設計與制備方面,發(fā)表了系列文章,具體論文連接如下:
https://doi.org/10.1016/j.mattod.2021.04.019 https://doi.org/10.1016/j.actbio.2020.05.038 https://doi.org/10.1016/j.eng.2019.06.009 https://doi.org/10.1016/j.ijmecsci.2021.106331 https://doi.org/10.1016/j.compstruct.2019.111199 https://doi.org/10.1016/j.compositesb.2020.108417 https://doi.org/10.1016/j.jmapro.2020.06.005
通訊作者宋波教授,曾獲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發(fā)表SCI論文70余篇,包括Materials Today,Acta Materialia,Additive Manufacturing,Acta Biomaterialia等高水平期刊,封面論文1篇,ESI高被引論文3篇,熱點論文1篇,機械工程學報2020高影響力論文10篇之一,獲湖北省技術發(fā)明一等獎1項。
團隊學術帶頭人史玉升教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各1項、省部一等獎5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史玉升教授團隊從1991年開始進行增材制造的研發(fā)工作,目前形成了增材制造設計、材料、工藝、裝備、測量、應用的成套關鍵技術。相關研究成果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并入選教育部和湖北省創(chuàng)新團隊。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
|
你可能喜歡
最新《Nature》:動態(tài)界面3D打印
石墨烯增強混凝土能否推動可持續(xù)建筑? UVA
杜克大學:新型無溶劑3D打印材料,可用于醫(yī)
超強金屬3D打印合金問世:為太空探索打造極
推薦課程
神奇的3D打印
SLA3D打印工藝全套培訓課程 - 軟件篇
3D打印月球燈視頻教程 包括完整貼圖建模流
【原創(chuàng)發(fā)布】Cura軟件修改二次開發(fā)定制視頻